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它們在心理健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我們處理得當,負面情緒也能成為正能量的強有力催化劑。

  在我們堅持不懈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很容易用忽略或逃避等方式將負面情緒丟到一旁。事實上,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它們在心理健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奧林大學今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能夠經驗和表達自己的複雜情緒的人,心理健康水準會提升,而忽略或者逃避負面情緒則無助於心理健康的提升。

  “我們發現,和只表達喜悅情緒或只表達悲傷情緒的實驗者相比,那些表達出悲傷和喜悅混合情緒的實驗者心理健康有明顯提升。”該研究的發起人之一、奧林大學的心理學助理教授喬納森·阿德勒(Jonathan Adler)指出,“似乎只有將好的和壞的都經驗了,心理上才能收穫健康。”如果因為有負面情緒而感到羞愧或內疚,那往往會在無意之間讓感覺變得更糟,甚至錯過負面情緒可能帶來的好處。相反,如果我們處理得當,負面情緒也能成為正能量強有力的催化劑。下面,為你介紹六種可以釋放正能量的負面情緒。

  憤怒可以激發創造力

  負面情緒有時會扼殺創造力,但科學研究表明,有時負面情緒也會激發創造力。最近,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研究員們對100位具有創造力的專業人士的習慣進行了調查研究,記錄下他們每天早晚的情緒狀況。研究發現,那些在一天時間裏以負面情緒開始、以正面情緒結束的實驗者最具創造力。基本上最有效率的日子都會伴隨著消極的情緒開始,這意味著這些專業人士將工作視為宣泄怒氣的途徑。在另一個獨立試驗中,研究者發現,在進行“頭腦風暴”時,負面情緒可以讓議題更持久地被關注。

  “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最好去處理一個特別難的問題或者解決一個拖了很久的項目。”《創造力的神話》(《Myths Of Creativity》)一書作者大衛·伯克斯(David Burkus )曾指出,“把這種負面情緒當做動力,你就會充滿創造力。負面情緒可以幫助你將問題了解得更深入,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這些,是在你心情好的時候永遠也做不到的。”

  與逆境抗爭可以極大地改變人生觀

  有句話說的好,“那些沒有徹底擊倒你的東西只會讓你更強大”。誠然,生命力最大的困難和挫折可能也是成長和進步的機遇。很多人提起人生中的災難時會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確實,經歷過重大挫折,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讓他能夠認清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仔細想想,我意識到我所得到的最有價值的教訓都來自於必須遭遇的困難挫折和必須接受的不完美。”《逆境的禮物》(《The Gift Of Adversity》)一書的作者諾曼E·盧臣泰在《赫芬頓郵報》博客上曾經寫過,“逆境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有時,這些意想不到的收穫會以職業前景或者人生方向的形式出現。32歲的克裏斯·卡爾(Kris Carr)曾被診斷患有罕見的難以治愈的癌症,但她並沒有放棄希望。相反,她向自己的診斷結果發起挑戰並轉向了整體治療,最終成為了一名健康專家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今時今日,她的故事激勵著成千上萬希望過上更健康生活方式的人。

  戰勝羞恥感可以幫助你培養慈悲心

  《大膽點》(《Daring Greatly》)一書的作者Brene Brown曾用了10年時間研究羞恥感和脆弱感。她跟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說過:“羞恥感是致命的,我想我們都深陷其中。”

  羞恥感往往會讓我們不想與別人接觸,怕自己那些想要隱藏的缺點被對方發現。但羞恥感也有積極的方面,就是我們可以戰勝它,然後和別人更好地相處,更加善待自己和別人。布瑞恩·布朗(Brene Brown)說過,“只有當我們認為自己是孤獨的時候,才會產生羞恥感。當我們願意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羞恥感就不會存在了。”

  悲觀情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一般會勸導別人凡事往好的地方想,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樂觀,沒有經歷一定程度的消極和悲觀,也並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在博客中曾寫道:研究顯示,“防禦性的悲觀主義者” ——就是那些總把事情往最壞的地方想的人,和“戰略性的樂觀主義者”在各項不同任務中表現得同樣出色。

  “起初,我很好奇這些人如此悲觀,為什麼還可以做得那麼好。”心理學家朱莉·諾瑞姆(Julie Norem)在《負面思考的正能量》(《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一書中寫道,“不久,我開始意識到他們表現出色正是由於他們的悲觀情緒。消極的想法將焦慮轉化到實幹當中。”

  格蘭特指出,成功的關鍵是在樂觀和悲觀之間達到平衡,並選擇適合自己思維方式的準備戰略。格蘭特寫道,“如果你是一個防禦性悲觀主義者,那麼為一件事情做準備工作時,你可能會列出自己的弱項而非長處,會充滿焦慮而非自信。”

  失去方知感恩

  有時,失去一些重要的東西之後,我們會更加感激現在所擁有的。但從長遠來看,巨大的損失也可以成為強大的催化劑,讓我們對生命更加感恩。“悲傷兒童的舒適區夏令營”(Comfort Zone Camp for Grieving Children)的發起者琳恩·休斯說,小小年紀就失去雙親,讓她學會對生命中大大小小所有的收穫都懷有感恩之情。

  2011年,休斯在《赫芬頓郵報》博客中寫道,“那是從失去中得到的禮物和教訓。在悲傷之中,我依然感到幸運,為我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和生命中的那些不期而遇。”

  消極的想法和意識為冥想訓練提供了機會

  冥想訓練,其目的是培養對當下的集中意識,可以改變我們與消極情緒之間的關係,讓我們無需判斷也不必羞愧地去體驗這種情緒。“對負面情緒反感只能導致狀況更加惡化,”《Inside Yourself Training Program》中寫道,“這就相當於你建了一座負面情緒塔,裏面所有的一切都倒塌了。”

  索甲仁波切說,“冥想練習是讓我們放棄判斷、抵抗和掙扎的去體驗負面情緒”。他在《西藏生死書》中寫道,“我們總想知道該怎樣對待負面情緒。在冥想的空間裏,你可以不帶任何偏見的去審視你的想法和情緒。當你的態度改變了,你思想的整體氛圍也會隨之改變,若你對它們沒有什麼意見,它們也不會對你造成障礙。”( 國際線上)

 

 

責任編輯:袁丹華

引自:http://big5.huaxia.com/hxjk/jkys/xljk/2013/11/361169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華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