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人都知道情緒是什麼,但是當他想開口解釋這兩個字的意思時,才發覺不容易做到。

在人類歷史上,很少人研究情緒。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和學者才開始對這個題目感到興趣。1995年,美國人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Coleman)寫出"EQ"一書,在世界各地都引起廣泛注意。

研究情緒的專家們,至今對"情緒"二字沒有一致的定義。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暫且接受以下的定義:

"情緒是內心的感受經由身體表現出來的狀態。"

從對人的作用,或者從"人生裡的意義"這個角度看,情緒不只如上述定義那麼簡單。在這裡,讓我介紹情緒的7種意義。

1.情緒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情緒其實是大腦與身體的相互協調和推動所產生的現象,因此,一個正常的人,必然是有情緒的。不僅如此,沒有某些情緒的人,其實是有缺憾、不完整的人,其人生不是有欠缺,就是極之痛苦。

2.情緒絕對誠實可靠和正確

除非我們內心裡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有所改變,否則,每次對同樣的事我們都會自然地有同樣的情緒反應。如果你是一個對死老鼠或者某些事物特別反感或害怕的人,每次偶然遇上,你的驚叫、跳起來或者其它的行為,不是每次都一樣,並且馬上出現嗎?某人的嘴臉,或者他說的某些話,在你每次遇到他時不是都觸起你同樣的情緒反應嗎?

3.情緒從來都不是問題

如果你感到不適去看醫生,醫生說你的額頭很燙,需要做手術切除,你會覺得這個醫生精神有點不正常吧?人人都知道額頭很燙是身體有病的征狀,可能是腸胃有毛病,也可能是感冒。症狀使我們知道健康有問題,但它本身不是問題。情緒也是一樣,它只是症狀而已,可是絕大部分人都把情緒看做是問題本身(家長往往針對孩子的情緒而加以斥責,目的只是制止情緒的出現,便是最普遍的例子)情緒只是告訴我們,人生裡有些事情出現了,需要我們去處理。

4.情緒是教我們在事情中該有所學習

人生中出現的每一件事都提供我們學習怎樣使人生變得更好的機會。情緒的出現,正是保證我們有所學習。每份情緒都有其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指明一個方向,便是給我們一份力量,甚至兩者兼有。如果我們沒有不甘心被別人看低的感覺,我們便不會如此發奮;如果我們沒有痛的感覺,我們便不會把手從火爐上抽回;如果我們沒有恐懼,生命會變得多麼脆弱!

5.情緒應該為我們服務,而不應成為我們的主人

如果情緒能被妥善運用,是可以使人生變得更好的。只是要"運用"它,必須先使它臣服,受你駕禦。情緒既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們的手與腳、過去的經驗、累積了的知識能力等,是為我們服務,使人生更美滿的。可惜的是,在今天社會上有很多人都陷入了迷惘苦惱中,不能自拔,成為了自己情緒的奴隸,而不是駕禦自已情緒的主人。這種情況是可以扭轉的,有很多技巧可以幫助每一個人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6.情緒是經驗記憶的必需部分

我們的大腦在把攝人的資料儲存為記憶的過程中,把這些資料的意義決定下來是最重要的一個程式,我稱之為"編碼"程式。這個程式其實是把攝人的資料與已存的過去資料作比較合併後得出的模糊意思,經由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做一次過濾,所得出的意義才能納入我們的記憶系統作長期儲存。這份意義必有一份感覺並存。沒有此等感覺的,便是沒有做或者未做好"編碼"的程式。何以見得?你少年時在學校曾經熟讀的那些書的內容,現在還記得多少?相反小學三年級時被老師罰站在教室門外的一次經歷,卻永世難忘。何解?那便是因為前者未做好"編碼"工作,而後者做好了。如果說《長恨歌》那麼長的唐詩你也記得,那是因為詩中的每一句,你都有很深的感覺。所以,感覺是記憶儲存的必需部分。

7.情緒就是我們的能力

活到今天,你當然擁有很多能力,在很多事情上,你都有自信、勇氣、衝動,或者是冷靜、輕鬆、優悠,或者是堅定、決心,也或者是創造力、幽默感,更或者是敢冒險、靈活、隨機應變......。所有這些能力,細想一下,你會發覺都是一份感覺,一份內心裡的感覺。即使有知識、技能和其它的資源去助你,使用這些資源的原動力,仍是這份內心裡的感覺。沒有這份感覺,我們即使具備了這些資源也不會去用,或者用不好。

~~  重塑心靈 ~~

mandala0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華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